放射性物质在水体中是怎样扩散的?

影响核设施液态流出物在地表水中弥散的主要机制是迁移、混合、扩散(紊流或湍流扩散作用)、介质间传递、降解和衰变以及转化。通常将流出物的稀释和扩散分为两个区域加以考虑,即近场与远场。在近场,流出物和排放口结构特征在混合中起主导作用;在远场,周围水体的平流和紊流扩散过程决定混合程度。近场的范围和混合程度取决于流出物的动量和浮力、受纳水体的深度和周围水流的流态。远场混合取决于周围水体的特征。地表水中放射性核素的浓度可以受挥发影响和悬浮物、底部沉积物吸附的影响。在细小粒子浓度高的水域,要考虑沉积物和放射性核素相互作用的因素。某些放射性核素进入地下水之后被地下水流载带向下游迁移和弥散,同时沿程的土壤(岩石)对其吸附(吸收)离子交换以及解析,这样,就总体效应看,某些阳离子核素的迁移滞后于水流。(源自:核与辐射安全百问百答)


QQ在线咨询
售前咨询
021-31006762
售后服务
021-31006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