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水

是地球上表面循环水的一部分。包括河川水、湖泊水、溪流、池塘水等。

a)采样设备

用自动采水器或塑料桶采集水样。容器预先用盐酸(1+10)洗涤后,再用净水冲洗干净,盖上盖子。分析 3H 样品用棕色玻璃瓶采集。

b)采集位置

主要考虑以下几类:

1)在水的使用地点,例如,娱乐区、公共供水源等。

2)在动物饮水或取水后用于喂养动物的地方。

3)用于灌溉的水源。

本底水样,一般应选在设施排放点的河流上游处,但要避免在紧靠汇合处的上游处取样。对湖泊和池塘水体,应在不受设施排放影响的类似附近水体取样。取水点选择主要应考虑水体中放射性核素浓度是否均匀。

在港湾内或靠近港湾的水体内收集代表性样品可能是困难的,因为淡水和海水之间的温度和密度差可以形成层流。应当对水样进行盐度分析。这一情况可由于潮汐运行引起浓度的瞬时变化而进一步复杂化。此时,有必要增加样品的数量,并根据潮汐条件来决定取样时间。最好在逐次潮汐之间的间歇时间内取样。

对河川水和湖泊、池塘的具体取样位置主要考虑如下:

1)河川水

一般选择河川水流中心的部位(河川断面流速最大的部分)除特别目的外,可采表面水。水断面宽≤10 m 时,在水流中心采样;水断面宽>10 m,在左、中、右三点采样后混合。在有排放水和支流汇入处,则选在其汇合点的下游,使两者充分混合的地方。河川涨水时,当有浊流等情况出现时,原则上暂停取样。

2)湖泊水、池塘水

一般选湖泊中心部位取样,避开河川的流入或流出处采取表面水,由于比较容易分层,因此须多点采样。水深≤10 m,在水面下 50 cm 处采样;水深>10 m,增加一次中层采样,采样后混匀。

c)采样方法

采样前洗净采样设备。采样时用待采水样洗涤三次后开始采集。取样器浸入水中时,要让开口向着上游方向,小心操作,尽量防止扰动水体和杂物进入。先用取样器取水,再移入容器可以防止容器外壁污染。对于小于 6 m 深的水体取样,也可采用潜水泵取样。

d)预处理

1)取样以后,立即在样品中加入盐酸(1+1)或者硝酸(1+1)。每升样品水加 2 ml 酸,然后盖严。监测 3H(HTO)、14C、131I 的水样不用加酸。

2)如有需要,测量pH 值、水温。

3)为了排除沉淀物的影响而采用过滤(澄清)时,要在野外记录表上记录清楚,再完成 1)步骤。

6.2.3.2饮用水、地下水

a)采样设备同地表水。

b)采样点

自来水取自自来水管末端水;井水采自饮用水井,泉水采自水量大的泉眼。

c)采样方法

1)让采样水(井水或自来水)先放水几分钟,并冲洗采样器具 2~3 次。用漏斗把样品采集到容器中。

2)把样品水充入样品容器中,至预定体积。

d)预处理

同地表水。


QQ在线咨询
售前咨询
021-31006762
售后服务
021-31006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