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资讯


具体安全设计要求
后处理设施应考虑酸、水等试剂材料的复用或循环使用,以减少废物的产生与排放。
正常运行时对公众和环境的保护依赖于保守的设施设计,尤其是流出物最小化、 流出物预处理或排放预处理等。
对公众和环境的保护主要依赖于事故预防。一旦发生事故,可通过合理的安全分 级和保守的设计,采取纵深防御措施来缓解事故后果。同时,通过纵深防御第五层次 的场内和场外应急准备,以保护人的生命、健康、财产与环境。
应注意采用以下设计措施确保安全:
(a)在正常运行时,使用静态、动态包容和适当的分区方法避免人员的内照射, 根据辐射防护最优化的要求应尽量降低对个人防护(个人防护设备)的依赖。
(b)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所有热荷载与相关工艺过程。特别注意是否提供了足够 的冷却功能,如有必要在事故工况下可考虑非能动的冷却。
(c)应在辐解释氢较显著的场合提供稀释气流,或运用纵深防御理念采用替代 措施,比如设置消氢器。这些设计功能的实现尽可能不要风机或压缩机,并在事故情 况下也能实现。
(d)为了保护工作人员,应综合考虑对放射源的限制、屏蔽、距离、时间的要求。在设计和运行中应特别关注维修时的防护要求。
(e)所有涉及易裂变材料的工艺过程都应结合实际情况考虑预防核临界的措施。
(f)退役设计应考虑后处理设施长期运行可能存在的大量放射性物质以及各种累 积效应。后处理设施在长期运行过程中设计上应考虑对主要设备进行现场维修的措施。应 考虑远距离维修设备的操作空间、保留设备的三维设计数据及其在设备室(热室)中 位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