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籽源植入操作中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

      治疗室与贮存室应分开,但不宜相距太远,以便于源的取用。当容器密闭时,容器表面的辐射水平应低于20μSv/h。粒籽源贮存的容器前应使用铅块屏蔽,并在屏蔽铅块前放置防护铅屏风,屏风上方应有适当厚度的铅玻璃。操作人员应站在屏风后实施操作。

      操作前要穿戴好防护用品。主要操作人员应穿铅防护衣,戴铅手套、铅玻璃眼镜和铅围脖等。防护衣厚度不应小于025mm铅当量。对性腺敏感器官,可考虑再穿含0.5mm铅当量防护的三角裤或三角巾。放射性*I和"Pd粒籽源不同距离的剂量率。

      在实施治疗前,应制定详细可行的实施计划,并准备好所需治疗设备,如植入模板、分装器具和植人枪等,尽可能缩短操作时间。拿取粒籽源应使用长柄器具,如镊子,尽可能增加粒籽源与操作人员之间的距离。在整个工作期问,所有人员尽可能远离放射源,快速完成必要的操作程序。

      粒籽源使用当天,用活度计测量同批(或单个)粒籽源活度,或对出厂的源活度进行衰变校正。和"Pd粒籽源的物理特性与物理衰变校正因子见附录A表A.2~表A5。使用前应至少抽取2%的粒籽源,采用适当方法进行泄漏检查,确认它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发现泄漏,应将同批次籽源退回厂家。

      如粒籽源破损引起泄漏而发生污染,应封闭工作场所,将源密封在一个容器中,控制人员走动,以避免放射性污染扩散,并进行场所和人员去污。粒籽源植入中和植入后的放射防护要求

     手术前后的防护要求治疗医师应根据临床检查结果,分析及确定肿瘤体积。根据治疗计划报告,确定所需的粒籽源总活度及靶区所需粒籽源的个数。治疗医师应正确勾画实际肿瘤靶区。在B超或CT引导下或术中,通过植入针准确无误地将粒籽源植人肿瘤靶区保护靶区相邻的重要器官。

      粒籽源植人后应尽快对靶区正、侧位进行X射线拍片,确认植入的粒籽源的个数。手术结束后应对手术区域进行检测,以排除粒籽源在手术植人过程中遗漏的可能。确保肿瘤得到精确的处方剂量。手术结束后4周~6周,通过CT薄层扫描,验证治疗计划。必要时实施补充治疗。



QQ在线咨询
售前咨询
021-31006762
售后服务
021-31006762